第431章 踩坑记的教训 (第2/2页)
我想着二次书测,加上百万字完结推,再加上这个新媒体渠道发力,这次一定能逆天改命吧!
这个时候我还特意跑去请教了朋友:我是先书测呢?还是先完结推呢?
朋友说你先等完结推,留存上来之后你再书测。
我说好的,然后一转头实在等不了一点,直接就给它书测了。
果不其然出事了,本来还红的好好的后台,一夜之间就全绿了,然后一路绿到没眼看。
虽然最后给我测出了最佳书名,把之前那个拉垮了我转换率的书名给替换掉了。
但是,可能是我整本书的表现都太差了,奇迹最终还是没有发生。
好不容易给了一波量的完结推,还因为我中途申请书测,量也没了。
一本书能把西瓜网所有的坑都精准踩完,我也是挺佩服自己的。
不过,一次失败,终身受益。书虽然扑街了,但是我也悟了。
一本书能不能成功,除了市场环境、选题、自身的写作能力、作品的运营,还有很多不确定的事情。
我们不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也不能因为害怕失败就不去尝试。
当然,事情诡异的是:
我把踩坑的过程讲述出来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作者会把我的坑再踩一遍的。
高传龙看完视频,把手机还给林婉儿。
林婉儿请教道:“这个老作者的踩坑记,有哪些教训,我们需要注意的呢?”
高传龙想了想,道:“我觉得主要有三个教训:
第一,题材与基调需契合自身优势。
题材选择是关键,但基调定位同样重要。
作者需充分了解自身写作风格和擅长领域,不能盲目跟风热门题材。
即便题材本身有受众基础,若基调与自身能力不匹配,也会导致作品质量大打折扣。
老作者虽选对都市现言婚恋文题材,却因自身擅长剧情流却选择感情流基调,最终内容矛盾拧巴,读者不买账。
这提醒新人作者,写作要基于自身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发挥最大潜力。
第二,写作要保持自我风格与原则。
写作过程中,作者易受外在因素影响而迷失自我。
写保底文时,出于对市场和声誉的考虑,作者过度迎合市场需求,放弃自身风格,将热门元素与自身写法生硬结合,结果作品不伦不类。
此外,盲目扫榜模仿热门作品,也导致失去自我。
这表明,新人作者在写作时,应保持风格和原则,学会在市场和自我间找到平衡,通过研究市场作品学习优点技巧,但最终要融入自身想法风格,使作品具有独特个性。
第三,重视书名与更新节奏。
书名是作品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一个好的书名能瞬间抓住读者眼球,吸引点击阅读;
而糟糕的书名可能让读者直接忽略作品。
作者因过于自信,选择文艺风书名,结果不吸量且不符合读者预期,作品无人问津。
同时,更新节奏也至关重要,渣更会打破读者对稳定更新的期待,使他们失去耐心选择离开。
这警示新人作者,书名选择要慎重,要符合读者预期和市场需求;
更新要保持稳定,给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
此外,书测时书名噱头要与正文内容相符,且带尺度的书名最好在原始书名时就用上;
同时要关注书测审核尺度,避免因尺度问题导致书名无法通过审核。
另外,在作品运营上,要综合考虑市场环境、选题、自身写作能力及作品运营等多方面因素,不能盲目尝试,但也不能因害怕失败而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