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3章 玄妙境界 (第1/2页)
爱看中文 www.ikanzww.cc,最快更新脑变!
曾凡在阿尔金山北麓这个荒凉的地方驻扎了下来。
有风力发电机提供充足的电源,他的可以一直保持车内温度,只是食物和带的水会持续的消耗,曾凡优化过的身体可以维持最低限度的消耗,只要他愿意,不需要任何食物和水分都能活下去。
他来这里主要是研究通过埙声调节时空转换的规律,在景德镇和宋元时期的平行时空他做了一些尝试,也有了新的发现,不过更多的实验不方便在那里做,所以选择来西部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
这里方圆几万平方公里都很少有人,即便出现意外情况,也很难波及到别人。
有了在景德镇烧制好的陶埙,曾凡到这里不需要重复烧制工作,每天主要就是研究吹埙,在这里重新找感觉。
不只是声音频率的控制,而是吹奏过程中,更高层面的意识共鸣,这才是触发时空波动的关键。
这种时空共鸣的方式,比他以前那种靠感应能力机械的控制原子振动频率的方式更玄妙,似乎也更有了更多可能。
难以用恰当的语言描述,也难以用精准的数字去衡量,却能非常轻松的做到许多神奇的事情,他已经体验过的穿越,时间加速,时间回溯等等,还有很多可能性需要他逐一去尝试。
原先的穿越局限在一个位面之内,仿佛所有穿越到的平行时空,都只有他一个觉醒者,尽管体验十分真实,却更像一场寂寞的独角戏。
当下这种方式,曾凡感觉有可能突破不同时空位面,就算见识不到其他位面觉醒的自己,也可能见到其他觉醒的人,或者所谓的神仙。
这种境界的玄妙之处在于,他可以同时感应物体的宏观和微观状态,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运用自己的感应能力,刻意的放大或者缩小自己的感应范围去观察,玄妙境界感应到的信息,不止是以前那样的分子原子实时运动状态,似乎包含了一定的时空演变规律。
就像曾凡那次跟吕瑶所说的一样,他仿佛能感应到任何事物的意识,小到一个分子、一粒沙,大到汽车和火车,一棵树一座山,一片虚无的空间,在玄妙境界的感应中,都是有意识的存在。
只是这种意识与人是截然不同的存在状态,当然也不能用人的语言或者思维方式进行交流,埙的声音在某些时候恰好就能与周围的某个意识产生共鸣,从而实现真实的互动。
先前偶然触发的时空穿越,以及曾凡后来实验过的时空加速,时空回溯,都是这种沟通的成果。
身边的草木土石各种事物太多,同一种语言的人类尚且很难沟通,更何况这些形态迥异的意识。
曾凡想找到一种普遍的规律,能与不同种类、形态的意识进行沟通,需要的时间不知道要多久,他不想影响到别人,所以选择来到这个地方。
这里位于塔克拉玛干边缘,干旱少雨,昼夜温差极大,野草都难以生存,方圆百里了无生息,正好适合他的实验。
除了砂石空气以外,这里有足够广阔的空间,不担心被打扰的时间,他可以尽情的尝试各种可能。
通过埙声的共鸣,曾凡发现可以缓慢拓展自己当前的玄妙境界,让他更好的感应周边的环境,用感应形容不太准确,更像是一种融入。
曾凡的身心意识,开过来的车子与周围的广袤空间融为一体,也不仅仅是周围的沙漠戈壁,还包括了数百年、数千年、数万年、数亿年,漫长的时间演变。
如果这时候旁边有人,就会发现若有若无的埙声中,曾凡和他身后的车子若隐若现,最后完全消失不见,仿佛遇到了海市蜃楼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