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萧记百货 (第1/2页)
爱看中文 www.ikanzww.cc,最快更新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第230章 萧记百货
接下来,狗蛋开始组织人手对店铺进行全面装修。他深知这一次的装修可不能马虎,一切都得按照林萧的意思来办。
首先是地面的处理,他们需要将整个店铺的地面全都铺成水泥地面。不过,林萧可不打算让这地面就这么平平无奇地单调下去。他提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想法——将碎瓷片镶嵌进到地面当中。
为了把这些碎瓷片更好地镶嵌到水泥地面里,工人们可没少下功夫。他们先用水泥在地面上薄薄地铺了一层,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碎瓷片一片一片地摆放上去,每一片都要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和位置,确保它们既紧密相连,又错落有致。这样一来,原本单调的灰色水泥地面瞬间变得生动起来,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而且,因为用的是碎瓷片,价钱上那是相当便宜,甚至都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成本,简直就是一举两得。
店面的装修前前后后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地面上。
地面铺好后,接下来就是添加一些柜子用来盛放需要售卖的商品。这些柜子都是直接请木工在店铺内搭好。
而最后,关于店铺的名字,林萧直接采用了“萧记百货”一名。
萧记百货的运作模式,林萧是参考了后世的商超,让顾客自己挑选商品,最后一起付钱的方式。
当然商品上,林萧也有着自己的考量,像是蓝田县生产的玻璃商品也会是自己在萧记百货当中出售。
除此之外,林萧也有其他的一些新奇玩意可以卖,玉米呀!红薯呀!这些都是长安城之人并没有见过的东西。
尽管将它们郑重地献给了朝廷,期待着能为这片广袤土地上的百姓带来更多的生机与富足,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远没有想象中那般顺遂,这两样看似潜力无限的作物,想要在民间广泛推行下去,简直比登天还难。
从朝廷的角度来看,虽然收到了这新奇的红薯与玉米,也知晓它们或许有着极大的价值,可朝堂之上对于这两种陌生作物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一些保守派大臣,他们秉持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农耕经验,对这外来的“新鲜玩意儿”充满了怀疑。他们觉得老祖宗留下来的种植方式和作物种类才是最稳妥的,贸然引入红薯和玉米,万一出了什么差错,那可是关乎天下民生的大事,所以在朝堂上极力反对推广。而一些开明之士,虽然看到了红薯和玉米的潜力,但在保守派的重重阻挠下,推广的计划也只能在艰难中推进。
再把目光投向民间,这才是推广红薯和玉米真正的难题所在。许多百姓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那片熟悉的土地上,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种植的作物也都是代代相传下来的小麦、水稻等。对于红薯和玉米,他们根本就没有见过。在他们的认知里,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东西就应该是他们熟悉的模样,突然出现的红薯,那奇形怪状的块状根茎,还有玉米那包裹在层层苞叶里的样子,都让他们感到无比陌生。
人们在面对陌生事物的时候,往往都会心生害怕。这些百姓们担心这两种作物会不会有毒,吃了会不会对身体有害。而且他们也不确定这红薯和玉米该怎么种植,是像传统作物一样播种、灌溉、施肥就行,还是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他们害怕自己辛苦劳作一番,最后却颗粒无收,那一家人的生计可就成了大问题。所以,哪怕朝廷偶尔下达一些推广的指令,到了民间,百姓们也是犹豫再三,不敢轻易尝试。
有的村子里,即使有胆大的人尝试种了一些红薯和玉米,可周围的村民也都是抱着观望的态度。一旦种植过程中出现了一点小问题,比如红薯的藤蔓长得不够旺盛,或者玉米的棒子长得不够大,周围的村民就会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觉得这就是不适合本地种植的作物,从而更加抵触红薯和玉米的推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