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中文www.ikanzww.cc

字:
关灯 护眼
爱看中文 > 天青之道法自然 > 第36章 蒙蒙冥冥

第36章 蒙蒙冥冥 (第2/2页)

那崔正趁乱倒是见了宋粲和那校尉。

效果麽,倒是个显而易见。

那校尉便是激愤难耐,口出狂言,将那开封府的上下骂了个遍。那崔正一听这货口不择言的骂开封府便是一个心凉。合着还以为是开封府出的幺蛾子,那皇城司作的那点妖,他是一点都不知道啊!

那宋粲倒是安静,一声不吭地要了纸笔去写折辩上呈喊冤。

显然,这两人却对今日早朝之上,那吕维宣读的证供之事也是一个一无所知。也不知自家的父亲已被那皇城司押至御史台的台狱大牢里待审。

更甚之,连自己家被抄了这事都还蒙在鼓里呢!

这蒙蒙冥冥的,一盆糊涂酱。着实的让崔正无奈。

见这俩人糊里糊涂,着实的问不出个什么,也只得生了闷气无功而返。

那开封府就剩下一个府院在衙门里顶岗受气,实在是受不的这番的热闹,只能一边着人报了内庭司,一边将周督职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哄了,待那内庭司中官过来,便如同伺候祖宗一般的将其送走。

那情景就差敲锣打鼓,拉上一条“欢送祸害回家”的横幅了。

周督职上了马,收了刚才泼皮无赖的嘴脸,听那内侍押官崔正上报与宋粲和那校尉面谈之事。

那崔正懊恼道:

“那宋家却不知晓此间何事,饶是标下辛苦趁乱混将进去,那校尉却无端的拿了一个劳什子稳几让我送给宣武将军,说是将军常用之物,饶是浪费了好机会也!”

周亮听罢,便是一个脸色逐渐忧郁,叹了口气道:

“宋家父子无虞,只是这博元校尉,可惜了也!”

崔正听罢,惊了一下便要驳马回头,却被周督职一把抓住,惊道:

“哪里去?”

崔正心急,且指了身后开封府衙的大门,唧唧歪歪。虽然是个言语不清,那周督职一是知晓手下这押官何意,便凝眉问他:

“你也敬他是条汉子也?”

崔正听了自家上宪这话,顿时眼红,遂叉手道:

“请督职示下!”

然,那周督职听罢便是一个松手,且展了展那崔正的衣襟,无奈的道:

“构敌于为乱,不赦也。害敌于淫邪,不耻也。此为乱人心智。”

周督职所言典出《罗织经》卷五,上有云:“其意为构陷做乱犯上之罪,而怒上心。用淫邪之事污之,而以其不耻怒民心。怒则扰乱人心智而失辩也”。

听那周督职此句,那崔正饶是沉默了许久,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却记起前几日坊间对宋家传言。

心道:想必此番作为便不是一时筹谋也,算计宋家,也非一日之功。想罢心内便是一阵恶寒。

而那苦主宋粲。却还在开封府大牢中尚激愤而言,虽不知其罪为何。更让人惊诧的事,这货仍觉可自辩清白也。

想至此,且心下道:这冤便是冤了,冤与不冤却不是公道自在人心。

半晌,才松了那叉手,无奈道:

“怨不得别人,本是我辈无能。”

周督职听罢点头,道:

“且有你这句话便可。”

说罢,两人一时无语,却是一个个有思忖。茫茫然跟着那来接他们的内庭司中官,一路打马回宫去也。

且不说那开封府中的宋粲、校尉蒙蒙冥冥,那一对冰井司的老少糊里糊涂。这还有一个脑子里一盆浆糊的饶世界闲逛的呢。

谁呀?还能有谁?陆寅呗!

这小哥一人且在那州桥上将那瓜落吃干抹净,抠了那碗底的丝绢藏在身上,便随着繁华的人流牵了那马四处闲逛。

饶是一改往日性状也不顾别人冷脸,也不拘那男女长幼,四下拉了路人如见积年的熟识一般攀谈嬉笑。

倒不是这厮吃了那察子的瓜落得了失心疯,见人就认亲戚。却是防了有人已经将他看住,如影随形而来。

于是乎便是见人攀亲,逢人称旧。且做了此事混淆其视听,分散盯梢之人注意,令敌自乱。

盯我的梢?姥姥!累死你丫挺的!

说那陆寅尽管一路的招摇,却也似个无魂之人来回的乱撞。

且在思忖,忽听得耳畔按管调弦,新歌巧笑于那柳陌花衢之处。

抬眼见,那青砖灰瓦,红柱绿檐。

见那楼,三层高低,却好似廊桥跨于河流之上,河水自那酒楼下川流而过,接连了四湖水路。那水上便有小舟来往穿梭,或载客,或赢了瓜果鲜蔬聚散于那廊桥之下。

望那酒楼,门前树彩旗一面,上书“东湖酒肆”门楣上挂泥金面湛蓝底的方匾一块,上书“籍系教坊”。

那陆寅见了那牌、晃一时间恍惚,回想且是得了盟兄弟张呈之便,与那宣武将军初次见面便是在那汝州教坊门口。彼时那宣武将军宋粲以武家之身亲受皇命提典四方,行天子令,督办皇差,宣武威于天下。此乃武职之首例也,行驾未到,却已是满城传颂。令汝州城内行武之人莫不高山仰止。

彼时陆寅虽职阶低微,却也是身未至而心下向往之。幸得盟兄张呈身为驿官,有幸得以驾前搭话,尽管挨了斥骂,然却也让那陆寅羡慕不已。

且是求了那张呈引荐一二,却也碍于将军虎威却只得在那教坊门口遥拜而不敢近前。

其后又借了那盟兄张呈的光,机缘巧合做得那宋粲将军侍卫亲兵,本是图得一个禁军的出身,于升迁有助。然,自跟了那宋粲,识得汝州瓷作院众人,观其众为一事而披肝沥胆,舍生忘命。

将军柏然,为那汝州窑主灭门之事,且不思明哲保身,却执意相往,是为仁者也。

郎中之山,才高八斗,却懂得舍生取义,是为智者。

道长龟厌虽是顽皮却也正气在身。那校尉送博元虽粗鄙,而不误其忠义。

还有那重阳、海岚,且是历历在目。

与其众同行,而得正知、正念。是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也。

如此想来,便觉前半世实乃是厮混凑数,虚图一个活命。

而那陆寅本是那推官之后,自幼熟读摄人害命之书,便养成了固植不足,却疑心有余之态。每每见事便是阴暗心态处之,往日却常以此为荣。

自与那瓷作院人众结交相识,望背而行。才得见,这世间还有这份众性纯善,心下无私,便也是以先前阴诡度人为耻。

人得“正知、正念”真有那么大的改变麽?

不好说来,且不去想那“德寿千万岁”倒是稀罕那“无岁不逢春”。

每天阳光明媚的,倒是比那躲在犄角旮旯里强很多,至少能见到点阳光。

回想历历在目,却又恍若隔世。却如今又见这阴诡伎俩构陷于人,思现下却心中怅然。只得长叹那昨日仰慕之人却在阶下受那囵狱之灾,而引荐之人便了无踪迹,却不知是否早已非命也为未可知也。

想至此,心下饶是一茫然,惶惶然,且不知身归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