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走南闯北的走南 (第2/2页)
上山前听山下有经验的常驻民建议,给马车轮子套上了防滑的锁链。
幸而这一次是一路向南,不是越走越冷了,而是气候越走越好。
有时路上无人的时候,温长宁会哼唱着歌,不拘古风歌曲还是现代音乐,用手打着拍子,给顾·将要走马上任做县令·长晏赶车助兴。
可惜乐器中他只会筝,而筝太大太占地方,没有装上马车——从漠州回礽都后,他们在京城买了一架,还有一把琴。
筝都没有带,比筝小的琴当然也没有带——否则会厚此薄彼。
于是温顾二人将它们都留在了京城的家里“面面相觑”。
等到了安平县,如果有机会,他们打算在当地再买。
……走南闯北,这个成语对温顾二人同样更不是说着玩的。
从前他们北上,几乎抵达过大祈的最北边——曾经的异姓辽国现在是大祈的国土,他们亲身去过。
现在他们南下,即将去往大祈的最南边。嗯,算是最南边了——温长宁换算了一下,安平县好像在现代的广东省那里。
蜗居北方久了,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去南方,够新鲜,也够累。
过了那道岭河分界线,气候更是一天比一天好。
温长宁早闲着没事,又将地理气候类型知识从脑海里翻了出来,这一次他结合实际给顾长晏重新讲解了一遍。
顾长晏这一次温故而知新。
趴在温长宁身边的泰克每到这时候都听的昏昏欲睡,一副学渣狗的样子。
紧赶慢赶,风尘仆仆。
时间久了,他们感觉对方脸颊上的肉都少了,像累瘦的、饿瘦的,像第一次赶这么长的路时一样。
一路越来越南,而路上二人身上的衣服越来越薄,薄得可以不用穿棉衣了。
到最后气温像北边的初秋季节那样凉爽,但又多雨。
顾长晏从始至终裹脸的兜帽更多是用来遮他的“花容月貌”和挡雨水了,而不是用来挡冷风如刀般割冻脸。
一月中旬,二人终于到达安平县的城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