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皇宫之中 (第2/2页)
说到此处,吕氏的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之色,她咬牙切齿地继续说道:“哼!想当初,那个贱人还有她生下的那个小野种,不照样被娘亲除掉了么?其他人又算得了什么呢?你只需安心读书,讨得你父亲以及皇爷爷的欢心和认可就行,其余之事,娘亲自会替你妥善处理!”
朱允炆呆呆地望着眼前这个平日里温柔贤淑、知书达理的母亲,此刻却露出如此狰狞可怖的面容,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寒意,冷汗顺着额头汩汩而下。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朱元璋则带着朱英在小院之中度过了整整三天轻松惬意、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每日里,祖孙二人或是悠然自得地品茗饮茶,或是随心所欲地谈天说地,好不欢乐。偶尔,朱英还会兴致勃勃地给朱元璋讲述一些精彩有趣的故事。至于这些故事究竟是什么嘛,无外乎便是现今尚未问世的《三国演义》或者《水浒传》之类的奇闻异事罢了。
朱元璋对于《水浒传》兴致缺缺,但他对《三国演义》却是喜爱有加。每逢朱英讲述其中的故事,朱元璋总是听得全神贯注、目不转睛。
这一日,当朱英讲到诸葛亮巧借东风之时,朱元璋不禁开口道:“大孙啊,你所讲的这部《三国》,爷爷我是越听越觉得似曾相识呐。特别是那庞统给曹操出谋划策,让其以铁索连接船只;还有这诸葛亮借来东风之事。”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仿佛思绪已飘回到往昔的战场之上,接着说道:“想当年与陈友谅在鄱阳湖上展开水战时,那陈友谅亦是将众多战船用铁链紧紧相连在一起。而这借东风嘛,倒像是当时刘伯温夜观天象之后,断言明日将会刮起东南大风一般。”
朱英闻得此言,方才恍然大悟,心中暗自思忖:原来罗贯中撰写《三国演义》时竟借用了这般相似的桥段。于是赶忙应道:“爷爷,想来那时的场面定然极为壮观吧!”
朱元璋脸上露出一抹自豪的笑容,朗声道:“那是自然!彼时爷爷便屹立于船头,放眼望去,但见那陈友谅的战船一艘连着一艘,绵延不绝,真可谓是气势恢宏、遮天蔽日呐!”
“而爷爷这边跟他媲美的几乎没有。就在那时,狂风大作,那陈友谅的战船瞬间被熊熊大火吞噬。爷爷我眼疾手快,瞅准时机,毫不犹豫地率领着部下如猛虎般冲杀了上去。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响彻云霄,那陈友谅的大军被杀得丢盔弃甲、哭爹喊娘。”
实际上,此时的朱元璋多少有些夸大其词了。毕竟以他当时吴王的身份和地位,根本无需亲自上阵去与敌军拼死搏杀。他只需稳坐后方指挥全局即可,冲锋陷阵这种事情自然有手下那些英勇无畏的将士们去完成。然而,面对眼前天真无邪的孙子,他还是忍不住想要在孩子面前吹嘘一番,好树立自己高大威猛的形象。反正此处只有爷孙二人,也无人会戳穿他的牛皮。
朱英瞪大了眼睛,满脸崇拜地望着朱元璋问道:“爷爷,您当时奋勇杀敌的时候难道一点儿都不害怕吗?”
朱元璋挺直了腰板,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怕?大孙儿啊,你要牢牢记住,无论遇到何事都绝不能心生畏惧,特别是在上阵杀敌之时更是如此。一旦心中产生恐惧,那么这场战斗便已然输掉大半了。打个比方说,如果是两个人打架,你这一方若是心怀怯意,必然会在行动上暴露出破绽,从而给对方可乘之机。所以,唯有勇往直前,毫不退缩,方能克敌制胜!”
朱英一脸认真地对爷爷说道:“爷爷,您的教诲孙儿铭记在心,日后定当一往无前、奋勇拼搏!”朱元璋微笑着轻轻抚摸着朱英的小脑袋瓜,满含慈爱地说:“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