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诊脉 (第2/2页)
朱元璋听闻此言,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瞪大双眼,声音提高八度喝道:“什么?你的意思是太子如今竟如此劳累不堪吗?”
孙院使被朱元璋这突如其来的质问吓得浑身一颤,但又不敢有丝毫隐瞒和欺骗,只得战战兢兢地点了点头,诚惶诚恐地回答道:“陛下请息雷霆之怒啊!微臣实在才疏学浅,医术有限,此不过是微臣的一点浅薄之见罢了。依微臣愚见,倒不如待我太医院的诸位同仁到来之后,大家共同商讨一番,再做定论也不迟呀!”
话音刚落,孙院使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紧紧贴住地面,大气都不敢出一口,静静等待着朱元璋的处置。
恰在此刻,一直沉默不语的朱标突然开了口,只见他缓缓说道:“父皇,儿臣倒是认为孙院使之言似乎并无不妥之处。”
朱标的这番话犹如一道惊雷,令在场众人皆是一愣。
尤其是朱元璋,原本他心中所想便是要召集太医们前来为朱标仔细检查身体状况,特别是今日朱允熥与他所说的那番话语,更是让朱元璋心生疑虑。
虽说朱允熥并未直言明讲,但朱元璋却能从其字里行间感觉到,朱允熥似乎暗示朱标乃是因过度操劳而累垮了身子。
朱元璋目光炯炯地盯着朱标,脸上流露出疑惑之色,缓缓开口问道:“标儿,你此言究竟是何意啊?”
只见朱标微微垂首,神情略显疲惫,轻声回应道:“父皇,儿臣不敢隐瞒于您。近些时日,儿臣自觉身体每况愈下,特别是在您外出期间,儿臣独自处理政务之时,愈发感到力不从心、难以招架!”
朱元璋凝视着眼前这个面容的确有些憔悴消瘦的儿子,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虑。
自从他假借胡惟庸之事,果断废除了传承数千年之久的宰相制度后,便将皇权与相权尽数紧握在手。
这么多年来,他始终孤身一人应对那堆积如山的政务,未曾假手他人。
在他的固有观念里,莫说是他本人,即便是日后继位的帝王,也理应如他一般亲力亲为。
然而,朱元璋却未能意识到,并非人人皆能拥有如他这般强健的体魄。
他之所以能够如此勤勉政事,缘由在于他自幼历经艰苦磨难,尝尽人间辛酸苦楚,又在漫长岁月里于生死边缘摸爬滚打,故而练就了一副坚韧不拔的身躯。
可其他人未必都有他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和经历。
尤其在日后,那些登上皇位之人皆是自幼于皇宫内成长起来的,他们整日养尊处优、娇生惯养,根本不可能像普通人那样练就一副健壮的体魄。
即便是如朱标这般曾经经历过艰苦生活的人,最终也难以承受如此繁重的事务压力而病倒了,其他人更是可想而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