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十八) (第1/2页)
爱看中文 www.ikanzww.cc,最快更新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中考前的抉择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之前,上中专是很多中学生的第一项选择,热度就像当下高中生考985、211高校一样。在那个时候,谁家孩子要是考上了中专学校,就意味着考取了国家正式工作编制,毕业后户籍所在地县政府就会安排毕业生到基层乡镇工作,成为了正儿八经的国家工作人员,让很多农民家的孩子从此改变了务农命运。
在人生十字路口的迷茫期,孙老师作为多年执教九年级的班主任,他除了考虑学生的成绩之外,还要在九年级上半学期充分了解班里学生的意愿,再结合往年省市中专学校的录取情况给学生提出建议。而林小华和他的家人也正在为这个事发愁,毕竟家里三个孩子总得有一个人早一点参加工作,这样家里的未来才有个头绪。
当年安城市有三所中专院校,分别是安城师范学校、安城卫生学校、安城农业学校。三所中专学校在安城很有知名度,当时很多乡村小学教师、县镇农业技术员、镇卫生院医生护士大多来自这三所学校,这其中的一些优秀人才还走上了市县党政领导岗位。
可是就在开学不久的中考体检结果出来后,林小华因为色弱问题根本无法选择卫生学校的相关专业,当然参军也是不可能的。然而林小华又不喜欢农业学校的专业,选择的目标就只剩下了师范学校。林小华的爸爸听取了家族长辈的意见,觉得选择师范学校毕业后当一个乡村教师的话,工作内容简单,收入水平又有保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林小华对从事教育工作丝毫不感兴趣,他想继续上高中,将来考一个不错的大学,留在大城市工作,从而走出大山。不过李月华却没有这样的烦恼,她从小就想着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带领着孩子们一起画画,帮助更多的孩子圆一个学习美术的梦,引导孩子用画笔画出精彩的世界。
为了有效了解学生的升学意愿,孙老师给每名学生发放了一份调查表,要求学生在征求家长意见的基础上,一个星期之内完成填写,填写后交给学校,学校统计学生的升学意向。当拿到调查表之后,林小华心里满是烦闷,李月华却风轻云淡,在现场就完成了填写,毕竟她已经和爸爸妈妈交流过好几次了,爸爸妈妈也同意了她的想法,就选择安城师范学校美术专业。
虽说林小华家里在销售农产品,且他的爸爸担任着村支书一职,但是农产品销量不冷不热,村支书一年的工资水平较低。林小华的爸爸做事又公正公平,从不为个人利益考虑,除了工资收入之外就没有了额外收入,所以家里急需林小华上中专,毕业后早点参加工作,解决家里的经济困难。
为此,林小华的爸爸和林小华交流了好多次,但是每次都会引起激烈的争吵,一家人为了林小华上师范学校的事情吵得很不开心。眼见交调查表的日期越来越近了,可是林小华还没有填写,要是再吵下去,问题肯定得不到解决。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林小丽发现李月华说的话林小华很愿意听。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林小丽抽时间把林小华上师范学校的问题说给了李月华,希望她能从中调解,尽量改变林小华的想法。听了林小丽的请求,李月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说星期六抽时间和林小华聊一聊,至于结果她也不能保证。
星期六中午又是和林小珊一起画画的日子,那天中午在画了两幅画之后,因为吃晚饭的时间还早着,李月华就带着林小华到集镇旁边的西江河边草坪上走一走。为了不引起林小华的抵触,李月华只是说出去走一走而已,林小华也就答应了。
西江河的河道很宽,夏季上游的电站蓄水之后,流经小镇的西江河流量就减少了很多,河道也就成了野草的家园,把波涛汹涌的河道变成了草原,那里成了少男少女的休闲好去处。
李月华走在草坪上,草色青青、裙摆飘飘,一身白裙的李月华宛如一朵白云在草原上漂浮着,一头乌黑的秀发如同黑色的瀑布,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显得那么优雅。来到草坪中央,那里绿草茂盛,如同绿色的地毯,躺在上面软软的,格外舒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