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二十二) (第2/2页)
“外公,我们一定会保护好这一片古梯田,让古梯田一代代传下去。”听了同学们的话,李月华的外公满是欣慰。
太阳累了,渐渐靠近西山肩头,开心的晚饭结束了,李月华和几名女生帮助大姨收拾好了碗筷,男生打扫了卫生,外公打算带着大家去观看夕阳。作为生长在这里的农民,李月华的外公对古梯田的风景比较了解,他带着同学们去对面的山头看夕阳落山的风景。
“大家加把劲啊,这个山头上去最起码要15分钟,走起来很累的。”外公叮嘱大家。
“这么小一个山包包,怕是用不了15分钟吧?”好几个学生心里泛起了嘀咕,认为几分钟就走上去了。
可是他们很快就被打脸了,上到山顶的小路又弯又陡,还不怎么宽。刚走一会,大伙的腿就非常僵硬了,每走一步就要耗费很大气力,额头已经开始冒汗。
“所以大家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困难,就是你战胜了困难也不要小瞧困难,你不见得每一次都能战胜困难。”李月华的外公停了会,看了看大家。
虽然李月华的外公年龄比较大了,但是因为常年爬山的缘故,他反而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还不断给大家鼓劲加油。用了大约20分钟,所有人都登上了山包,大家立刻找到村民晾晒的木棒垫着坐一会,此刻大家才知道什么叫做腰酸背痛。
休息了大约10分钟,外公让大家看看古梯田的风景。李月华赶紧起身,原来蒙蒙白雾顺着西江河的支流冷水河往古梯田缓缓走来,仿佛给大地穿上了一件洁白的衣衫,远处的村民房舍慢慢的被白雾紧紧拥抱着。
“这个雾气对我们农民很重要,你们看雾气渐渐来到凤凰山的半山腰,因为山上的温度相对我们这里要低一些,这些白雾就遇冷凝结成了降雨,我们的古梯田灌溉就有了宝贵的水源。我这几年还写了一些文章,市里的安城日报还发了好几篇。”李月华的外公停了一会,“同学们,学习就要多用心用力,要多钻研,这样才能有好的成绩,希望大家都有好成绩!都有好未来!”李月华的外公望着古梯田深情的说。
有了鲜活的创作素材,林小华星期日创作了散文《古梯田傍晚的雾》,他从美丽的景色开始写起,再写到人们怎么种好古梯田,让古梯田焕发着勃勃生机,进而联想到古时候的湖广移民辛勤开发古梯田的历史。这篇散文孙老师看了之后非常喜欢,他精心修改之后推荐给了安城日报的编辑,刚好他的同学就是安城日报的编辑,散文没多久就被安城日报全文刊发了。
而李月华创作了一幅水墨画,蒙蒙的白雾之中掩映着古梯田,精美的构图和意境获得了全校美术老师的一致认可,在当月县里的绘画征集大赛中被评为特等奖,引起了县里绘画大家的一致认可和关注,并被县委宣传部推荐参加安城市的美术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