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朝堂风云变,太子更替 (第1/2页)
爱看中文 www.ikanzww.cc,最快更新医途大唐!
大唐,这方盛世,表面上歌舞升平,一片繁荣祥和之景,可朝堂之上,实则暗流涌动,各方势力在权力的旋涡中暗自角逐。上官仪,身为朝中举足轻重的大臣,对当下的朝堂局势日益不满。太子李忠虽位居储君之位,却如履薄冰,在错综复杂的宫廷斗争里,地位摇摇欲坠,时刻感受着如芒在背的压力。
上官仪端坐在书房内,手中轻握着一卷书简,但心思却早已飘向远方。他那双深邃而睿智的眼眸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因为他深知太子李忠那宽厚仁慈的心性。在他看来,这位年轻的太子具备着成为一代明君的潜质,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其掌握实权,必定能够带领大唐走向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之境。
然而,上官仪那敏锐的政治嗅觉却让他察觉到一股暗流正在朝堂之上涌动。那些与武媚关系紧密的势力宛如隐藏在暗处的毒蛇一般,悄无声息地策划着阴谋诡计,妄图撼动太子的根基。想到此处,上官仪不禁紧紧皱起眉头,心中涌起一阵忧虑。
一直以来,上官仪都自诩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对于大唐更是忠心耿耿。面对如此险峻的局势,他觉得自己义不容辞地应当站出来,力挽狂澜,改变这不利的局面。于是,在上官仪的暗中运作下,一些同样心系太子前途命运的大臣们被秘密召集到一起。
这些大臣们常常趁着夜色笼罩大地之时,悄悄来到一座偏僻且隐蔽的宅院相聚。宅院内一片寂静,只有几盏昏暗的烛火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随时都会熄灭。众人围坐在一起,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严肃而沉重的神情。他们刻意压低嗓音,生怕走漏半点风声。一开始,大家只是相互交换着对当前朝政局势的见解,并纷纷表示会坚定不移地支持太子。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变得越来越紧迫,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终于,在一次激烈的讨论中,有人大胆地提出了一个更为激进的想法:“既然那些心怀叵测之人不肯罢休,我们何不干脆将其一网打尽?唯有彻底铲除那些对太子不利的势力,才能真正做到一劳永逸!”此语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场众人皆陷入沉思之中……
随着讨论逐渐深入,大臣们的言辞愈发大胆,甚至有人提议,必要时采取非常手段,以确保太子顺利登基。上官仪深知此举风险巨大,可一想到大唐的社稷和太子的未来,他咬咬牙,下定决心参与这场危险的谋划。他们开始秘密集结力量,四处寻觅合适的时机,准备发动行动,一举扭转朝堂局势。
此时,身在东宫的太子李忠,也听闻了一些风声。他的亲信匆匆赶来,神色慌张,气喘吁吁地汇报:“太子殿下,听闻上官仪大人正在联络朝中大臣,似乎在谋划着什么大事,此事与殿下您密切相关。”
李忠心中猛地一惊,他深知上官仪对自己的忠心,可这种秘密谋划之事,往往伴随着灭顶之灾。他眉头紧蹙,在殿内来回踱步,内心忐忑不安。一方面,他渴望摆脱如今的困境,稳固自己的太子之位,为日后登基治国开辟道路;另一方面,他又清楚一旦计划失败,必将万劫不复。
李忠思索良久,最终决定召见上官仪。在东宫的密室里,李忠神情凝重地看着上官仪,缓缓说道:“上官大人,本太子听闻你在联络大臣,所为何事?此事关系重大,还望大人如实相告。”
上官仪见无法隐瞒,便将他们的谋划原原本本告诉了李忠。李忠听完,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沉默许久后说道:“上官大人,您对本太子的忠心,本太子感激不尽。但此事太过冒险,稍有差池,我们都将粉身碎骨。”
上官仪却一脸坚定,说道:“太子殿下,如今局势危急,若不采取行动,您的太子之位恐怕难以保全。我们这是为了大唐的未来,为了殿下您能够顺利登基,造福天下百姓。”
李忠心中十分纠结,既不想辜负上官仪等人的忠心,又害怕事情败露。他长叹一口气,说道:“上官大人,容本太子再考虑考虑。此事事关重大,切不可轻举妄动。”
然而,还没等李忠做出最终决定,武媚便通过眼线,迅速得知了上官仪等人的动向。她不动声色,暗中精心布局,准备给这些妄图挑战她权威的人致命一击。
一日早朝,朝堂之上气氛异常压抑,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大臣们行礼完毕后,武媚突然发难:“陛下,近日朝堂似有不轨之举,有人妄图颠覆朝纲,扰乱大唐社稷,陛下可曾知晓?” 李治闻言,神色骤变,朝堂之上竟有人如此大胆,而他却毫无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