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何以为尘生 (第2/2页)
樵轻尘不用高声叫卖,摆摊只是个幌子,本着买卖自由,愿者鱼儿上钩的原则,安静的等待即可。
看着过往的行人,神色匆忙,面容沉静,为了生活,忙碌奔波。
小轻尘可不是个软的性子,面若桃花,娇而不怯,明明是小家碧玉,偏偏端的是大家闺秀,给人以出淤泥而不染纤尘之美感。
坐着牛车一起进城的,还有小堂妹樵轻珠,村头的李子染,她俩是去卖妈妈的绣品。樵轻珠和李子染的绣品,针脚不一,实在拿不出手。
樵轻尘与樵轻珠两姐妹,同年不同月,因着年纪相近,志趣相投,又是自己的堂妹,所以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樵轻珠是家里的最小孩子,上面两个哥哥,樵家祖传三代里的第二个女孩子。二叔家和三叔家,两家都是一个小子。
到了樵轻珠出生时,樵家又喜得一女,父辈和祖辈皆是小子。所以,这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稀罕女儿的,实在不多。然而,砍樵村的樵余氏家,则是个例外,小子们虽然宝贝,却比不过女孩。以至于到樵轻珠出生时,更是宝贝的很,如珠似宝,便取名樵轻珠。
樵轻珠的名字虽然秀气,含有温婉之意,却一点也不斯文,把温婉演变成了大大咧咧,行带风且声高,颇具男儿范。私下里,樵轻尘偶尔会戏称一声:“珠儿弟弟”。
当日头斜挂在西山坡时,两个女孩和村子里进城采买和卖东西的人,坐着牛车回村,在村东头下车,微笑着与同村里其他人道别,背着买的东西,各自回家。
此时,那挥鞭儿放牛娃的歌声,村里犬吠声,稚童的追逐笑闹声,与天空飞鸟的叫声,组成晚归的旋律,回荡在小山村。
又一年的征丁中,家里有成年的男丁,按照五丁抽二,三丁抽一的要求,樵轻珠家本不具备征丁条件,但是,她的大哥自愿随征,参军卫国,临行时,两个女孩眼睛红红的,显然哭过。
一大家子人把樵文桓送到村口,都是万般的不舍。
送别了大哥樵文桓之后,樵轻尘与樵轻珠的生活不变,行动轨迹还如从前,既是起点又是原点。
整个樵家的日常生活照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当对一个人的想念,变成常态,可有可无时,那个被想念的人,也就慢慢的淡出了视线之外。正所谓:地球上离了任何人,还是照样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