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问题 (第2/2页)
价格方面自然要高一点,每斤定为两千元,如此既能彰显价值,又能让咸阳富户乐于消费——富贵之人素来只追求贵重之物。
这一举措下来,除去分给宗室三成之外,还净余一百四十万钱进账!虽然略少于预期,可毕竟是头一年,尚属正常范畴。
接下来便是处置押运的人力安排。
据悉,随行队伍里包含一万精锐越兵壮丁,并有子婴与郦商亲自率领。
此外还有许多越人妇孺和大量女隶相随。
望着眼前记录的详细数字,蒙毅忍不住轻笑:有时候给予适当资源,总能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
至于后续计划,则是针对那些越族士兵家庭如何安置展开考虑。
当初曾承诺让他们迁居到关中地区定居。
而且这支部队忠心且擅长丛林战法,在他构想中,未来还可派遣这支队伍深入巴蜀边境驱逐躲藏的少数民族部落,补缴历年拖欠赋税。
思考片刻后,他对具体落脚位置渐渐有了思路……
---
沿着渭水流域,一座古墓矗立其间,此地乃先帝祖母夏太后的陵寝所在。
因她非正室出身,并未归葬寿陵,而是单设陵区。
然而随着后来设立的皇家园林范围扩大,普通百姓无法入驻,导致原本愿望——能够遥望子嗣夫婿的愿望难以实现。
如今蒙毅决意代太祖完成遗愿,准备在这片旷地中迁移安置越军眷属。
当然不能按照寻常农夫标准分配百亩肥田,但可以划分一部分闲置林地供其使用。
毕竟越民不擅长农耕劳作,只需少许耕地足够自家食用即可。
他灵机一动想到另一办法:不如令他们广植桑树,利用养蚕获利贴补日常生活。
幼童皆能完成采集工作,所得蚕茧由朝廷统一回购,也算是间接带动经济发展了罢?
蒙毅略作思索,将自己的想法书写在竹简之上,交待下属送往尚书审核处理,而后再次翻阅剩余公文。
上郡方向传来捷报,近期盐湖战役告捷斩敌首二千余级!照规矩须得论功行赏大块田土……鉴于北方边疆广阔空置的土地甚多,这次新晋爵位者可选择将其封地划归到北部边塞地区——比如贺兰山东侧区域。
这里草场肥美水源充足,号称塞上江南,大致包括如今银川至中卫段一带。
不过若想将其建设成日后的大粮仓,还需大规模修水利设施配合。
对比之下,南部山峦叠翠之处劳动力储备丰盈得多,尤其来自南方蛮荒之地的新附越人正是极佳补充对象。
再者俘获的物资也令人惊喜不已:四千余名匈奴奴工,数万只牲畜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万余匹駃騠——一种传闻中匈奴特有种群骏马!
这种混合育种的生物性能相当独特,结合了父辈与母辈各自的优点:力量强劲的称为马骡;灵活迅捷叫驴骡。
即便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里仍被广泛应用于运输或劳动作业领域内。
于是乎,蒙毅打算精选本地若干良种公驴用于交配生产更多高品质马骡
改良后的四轮车因承重能力大增,可以有效削减陆路运输费用。
不用多言,就拿支援王明远征边疆来说,北部郡县的粮仓已经耗去了存粮的一半,西部郡县更是几乎被搬空,老鼠饿得直叹气...
其间消耗的主要粮食其实都被沿途押运粮草的百姓吃了。
历史上长平之战也是同样的情况,《吕氏春秋》提到秦国尽管在长平大获全胜,但此后三年战争才告终结,士卒疲惫,粮食殆尽。
可在高成眼中,新式四轮车的出现不但能够改善军需输送,还极大促进商品交流,从而影响到手工业的发展兴盛,这又将反过来驱动技术改进的需求和进程,最终引发广泛的变化!
最初的四轮车辆构造相当朴素:前后两对轮子分别固定在独立的底盘上,通过一根竖直的主轴连接,这样便能轻松处理四轮同步转向的问题。
很多时候一点就开窍了。
高成画好草图之后随即意识到,单单改革马车结构还不足以提升效率,也需要优化马匹牵引的方法。
即便我国古代在四轮车设计上落后于某些文明,但是在驾驭方式上却远超其他地区。
当时西亚、欧洲和北非使用的双轮车通常直接把缰绳绑在马拉的颈部位置,这就使马拉动车子的时候压迫脖子和气管导致窒息,因而速度十分缓慢。
这个弊端同样影响他们犁田用牛的情况。
而当时的某国采用的方式是在肩胛骨区域受力,避免对呼吸系统的妨碍。
然而这就带来了另一个缺点,整车重心偏高,在急转弯时容易侧翻…
再看四轮车另一优点便是,实际上马拖动的是导向轮与前悬挂系统之间的连杆。
高成思忖了一会儿再次修改原图纸。
据他的设想模型中表明,垂直轴所受扭矩大小和车轮受到的横向压力成正相关,也同轮胎半径有一定联系。
因此前轮尺寸应当略小一些,在配备合适的调节机构后可使前进轨迹与车轮运动一致从而减少侧向阻力,所以即使没有差速装置也能实际运用。
因为差速装置关注解决圆周方向的动力差异问题,而此车辆面对的是轴向运动(包括运动矢量中的平行分量部分)问题。
待高成画好第二个设计方案,看到图上描绘的大车厢型样式不禁愣神。
想到一个长期执政女王那豪华座驾四轮马车的样子,他也决定为自己打造一个专属版本。
对方是某个女王陛下,可自己是一位皇帝。
说干就干!
虽然造不了螺旋弹簧,但平板弹簧完全可以制作,装上它!
天子宫员们使用的六匹马来牵引的车厢尺寸惊人巨大,每匹马拉行过程中能产生1.5倍于自身的动力效果。
于是考虑配置沙发软座、茶几桌面、取暖火炉甚至冷却箱吧。
嗯,保护措施当然也不能忽视,用金属框架加固外壳为宜;至于大面积玻璃就不切实际了--君子当远离危险之地。
不如就设置些带铁栏防护的小窗口。
他又大致勾勒出车身架构示意图,外饰部分可以放心交予专门匠人负责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