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谲影交织,心向情长 (第2/2页)
白景鸿思索片刻,缓缓开口:“玉儿,其实我也在考虑其他的人选。前几日,吏部尚书家的公子派人递了帖子,言辞间对言儿很是倾慕。那孩子饱读诗书,前途无量,在朝堂上也有他父亲的人脉照应,若是言儿嫁过去,在官场上能少些波折。还有那孙北辰,孙家在朝中也有一定的势力,若能联姻,对咱们也有好处。”
花凝玉一听,立刻皱起眉头,仿若春日里被风雨吹打的花朵:“吏部尚书家的公子是不错,可我听说他身子骨不太好,整日病恹恹的。咱们诗言嫁过去,难道要整日守着个药罐子?还有那孙北辰,最近的传闻有些让人寒心,风评不好,言儿要是嫁给他,那才是跳进火坑。我看都不行,还是墨泯最合适。”
白景鸿耐心劝道:“玉儿,吏部尚书家公子身子虽弱,却有真才实学,他的前途不可限量。而且,尚书府底蕴深厚,能给言儿安稳的生活。至于孙北辰,他确实有些不好的传闻,但咱们可以督促他改过。再者,孙家的势力对我们在朝中的局势也有帮助。说不定能帮我在那新政推行的事儿上,多争取些支持。”
花凝玉连连摇头:“督促他改过?谈何容易!这些公子哥从小被惯坏了,本性难移。墨泯就不一样,他不仅人品好,还能给言儿真挚的感情。感情这东西,才是婚姻里最重要的,不是吗?你看隔壁王员外家,门第相当又如何,夫妻间没感情,整天鸡飞狗跳。”
白景鸿无奈地叹了口气:“玉儿,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咱们也要为言儿的未来考虑。感情固然重要,但现实因素也不容忽视。墨泯的生意变数太多,我怕言儿跟着他要吃苦。万一哪天生意败落,言儿岂不是要跟着受累。”
花凝玉有些生气:“你怎么就这么固执!言儿喜欢墨泯,墨泯也喜欢言儿,这还不够吗?难道非得把她嫁给一个不喜欢的人,去换取那些虚无的官场利益?咱们言儿又不是联姻的工具。”
白景鸿沉默片刻,语气放软:“玉儿,我不是固执,我是担心。言儿是我们唯一的孩子,我想给她最好的,想让她一生无忧。咱们再商量商量,好吗?我也不想委屈了言儿。”
花凝玉眼眶微微泛红,声音柔和下来:“景鸿,你还记得言儿小时候生病吗?她高烧不退,咱们急得整夜整夜睡不着。你守在她床边,握着她的小手,说只要她能好起来,你什么都愿意。”白景鸿轻轻点头,眼中满是回忆,仿若春日里回忆往事的旅人:“怎么会不记得,那几天我感觉天都要塌了。四处找大夫,药都是我亲手煎的。”
花凝玉接着说:“从那以后,我就发誓,只要言儿能开心幸福,我什么都不求。现在她喜欢墨泯,墨泯也对她好,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希望的吗?官场的那些算计,真的比言儿的幸福还重要吗?咱们难道要为了那些,让言儿重蹈林家小姐的覆辙?”
白景鸿沉思良久,缓缓伸出手,握住花凝玉的手:“玉儿,你说得对,是我太过瞻前顾后。”他顿了顿,陷入回忆,嘴角不自觉上扬,仿若春日里绽放的花朵:“还记得言儿从栖月幽庄回来那天,带回墨泯亲手绘制言儿的画像,那画里的爱意,连我这个父亲都能一眼看穿。言儿当时那害羞又欢喜的模样,我可都看在眼里。”
花凝玉眼睛一亮,接过话茬,仿若春日里被点燃的烛火:“对呀,当时言儿看到画像,脸都红透了,欢喜得不得了。还有那次两人遇险,你找到他们时,不是亲眼看到他把言儿护得好好的,还有他满脸的焦急与担忧,那可不是装出来的。墨泯为了言儿,手臂受了伤,脚也摔伤了,这份心意,难得可贵。”
白景鸿微微颔首:“这些我都看在眼里,墨泯这孩子,确实对言儿用情至深。”他握紧花凝玉的手,郑重道:“玉儿,就按你说的,咱们再仔细观察墨泯一段时间,若她真能给言儿幸福,我便不再阻拦。我也去探探她对未来的规划,看看是否真能给言儿安稳的生活。”
提及此处,花凝玉的目光变得悠远,思绪飘回到了多年前:“景鸿,你还记得咱们年轻的时候吗?我不顾家里反对,一心要跟你在一起。那时候,你也没如今的地位,可我就是认定了你这个人。我父亲说你没前途,气得吹胡子瞪眼,放狠话要把我关起来,断绝我和你的往来。我以绝食抗争,滴水不进,饿到头晕眼花,才求来和你见一面的机会。我当面跟他吵得面红耳赤,斩钉截铁地说就算你一无所有,我这辈子也非你不嫁。”
白景鸿凝望着花凝玉,目光似被岁月晕染,满是缱绻深情:“怎会忘怀?彼时我身无长物,全赖你生死相依。为求能与你共结连理,我焚膏继晷、日夜苦读。夏夜,流萤与蚊虫共舞,嗡嗡之声不绝于耳,手足被叮咬得斑斑点点,而我心向典籍,浑然不觉,涔涔汗水屡屡沁透面前的书页;冬日,破晓尚早,曙光未绽,我已端坐案前,手脚因严寒生满冻疮,红肿难握笔管,然念及你,便觉壮志凌云,砥砺奋进。曾有一回,我读书过于专注,烛火悄然燃及衣袖,待黑烟袅袅升腾我才惊觉,幸得你眼疾手快,迅即端起案上茶水浇灭,而后你既心疼又嗔怪,怨我太过粗心大意。又有一次,我赴考途中突遇暴雨如注,道路泥淖不堪,我举步维艰,全身被雨水浸透,冻得瑟瑟发抖。待我历经艰难回到家中,远远便望见你伫立门前,眉眼间尽是焦急之色,见我归来,你快步奔来,搀扶我进屋,旋即转身入厨为我煮就驱寒姜汤。那碗姜汤的暖煦与温情,至今仍镌刻在我心间,未曾淡去分毫。”
花凝玉嘴角微微上扬,似一抹浅淡的笑意晕染开来,仿若被往昔的美好牵引,陷入回忆之中:“犹记我们初逢之际,正值春日,桃花灼灼,漫山遍野尽是烂漫之色。我在桃林之中赏花,不知不觉迷失了路径,四周皆为粉嫩的桃花环绕,却怎么也寻不到出口,疲惫与焦急交织,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恰在此时,你身着一袭洗得略显发白的青衫翩然而至,笑容温润如玉,暖彻人心。你轻轻牵起我的手,言要引领我走出这片桃林。一路上,你娓娓道来诸多趣事,诸如桃花仙子的传奇典故,还有乡野间的奇闻轶事,逗得我破涕为笑。途经一朵开得最为娇艳的桃花时,你轻轻折下,小心翼翼地簪于我的发间,还笑言此花更衬我容颜娇美。那时我便暗自思忖,世间竟有如此温柔且风趣之人,自那一刻起,我的心便被你悄然俘获。”
白景鸿嘴角噙着一抹浅笑,眼中满是回忆的柔光,轻声回应:“是啊,自那之后,我的心中便唯有你。后来,我常常暗自前往你家附近,藏身于角落,只为能远远地瞧你一眼。有一回,我不慎被你发现,紧张得面红耳赤,手足无措,连话都说得结结巴巴。可你非但未曾动怒,反而回我以甜美的笑容,那笑容恰似春日暖阳,暖彻心扉,令我至今难忘。”
“成亲那日,你骑着高头大马,身披红绸前来迎娶我,我端坐于花轿之中,心中满溢着欢喜。”花凝玉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若春日盛开的繁花,“婚后的日子虽不富足,然每分每秒都过得踏实安稳。我们携手共度那些艰难岁月,你可还记得我们第一次攒钱购置的那支簪子?我一直悉心珍藏着。那是我们省吃俭用许久才得以买下的,虽样式质朴,只是一根素银簪子,镌刻着简约的花纹,可于我而言,它却珍贵无比,每次取出观赏,那段同甘共苦却又甜蜜温馨的时光便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新年之时,我们无力购置新衣,便一同翻新旧衣,你还打趣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而后拿起针线,笨手笨脚地帮我缝补衣物上的破洞。尽管针脚歪歪扭扭,可我穿着那缝补后的衣衫,心中却满是甜蜜。还有一次,家中断了粮米,你毫不犹豫地前往山中挖掘野菜,归来后竟变戏法般为我烹制了一顿别具风味的‘野菜宴’,有凉拌野菜、野菜团子,虽无荤腥油水,可那顿饭的独特滋味,至今仍萦绕在我的记忆深处。”
白景鸿轻轻握住花凝玉的手,动作轻柔而温暖,似在呵护一件稀世珍宝:“后来我踏入仕途,一路跌宕起伏,幸而有你在身后默默支持。那些艰难的时日里,我们相互扶持,方能成就如今的家宅安宁。我在官场遭遇烦心事时,皆是你耐心倾听我的倾诉,为我出谋划策。曾有一次,我被政敌弹劾,满心忧虑,彻夜难眠,是你伴我四处奔走,托人求情,一家一家地登门拜访能施以援手之人,还宽慰我莫要气馁,言风雨过后定是彩虹。还有我首次面临重大抉择,是坚守为官原则而得罪权贵,还是妥协求安,我犹豫不决,茫然无措,是你为我剖析利弊,劝我人活一世,当无愧于本心,这才让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记得有一回,我因得罪权贵而遭降职,心情低落,自觉人生失意,是你拉我前往郊外散心,望着漫山遍野肆意绽放的野花,你告诉我,只要一家人团聚相守,再大的艰难险阻都能跨越,那些挫折不过是人生旅途上的微小石子。”
花凝玉微微颔首,眼中闪烁着感慨的光芒:“所以啊,我更能深切体会言儿的心境。她觅得了自己倾心之人,我们为人父母,理当支持她。我们当年为了爱情奋不顾身,如今也应让诗言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你可还记得那次我身患重病,高烧不退,整个人神志恍惚,你守在床边,衣不解带地悉心照料我,汤药皆由你亲手熬制,每一碗你都要先试好温度才喂我服下。为寻一味珍贵药材,你跑遍城中所有药铺,甚至亲自深入深山探寻,只为我能早日康复。还有一次,我不慎遗失了祖传玉佩,那是母亲留给我的念想,我自责得痛哭流涕,觉得犯下不可饶恕的过错,是你宽慰我说,身外之物失之可再寻,我才是你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只要我安然无恙,便胜过一切。”
白景鸿揽过相国夫人的肩头,将她轻轻拥入怀中,柔声道:“玉儿,你所言极是。我们年轻时所追寻的爱情,纯粹而真挚,如今也该让言儿去追寻属于她的幸福。我会摒弃那些无谓的顾虑,只要墨泯能给予言儿幸福,我便认可她。正如当初你坚定地选择我一般,我亦深信诗言的眼光。”
花凝玉依偎在白景鸿的肩头,声音轻柔,仿若春日里的微风:“只盼他们能如我们这般,携手走过风雨,相伴一生。我们也该为言儿的终身大事,悉心筹划一番了。不妨先暗中打听墨泯家中的情况,探探他们对言儿的态度,再寻个恰当时机,将两家邀约在一起,共赴家宴,好好商谈。也可询问言儿的心意,了解她对未来的期许与打算。”两人相视而笑,往昔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满是温馨与美好,恰似春日里徐徐展开的一幅锦绣画卷 。